新股民應多從交易記錄反思提升自己的操盤水平

  17世紀英國哲學傢培根說:“讀史使人明智”.讀史要讀出歷史的真實,要讀懂歷史發展的規律。歷史又是一面鏡子。唐太宗李世民悼念魏征時所說:以銅為鏡,可以正衣冠;以史為鏡,可以知興替;以人為鏡,可以明得失。鏡者,鑒也。鏡子的意義在於讓你有所借鑒,以便更好地規范自己的行為。  交易記錄就是我們投資的歷史。這段歷史忠實地記錄瞭我們每一筆操作,承載瞭我們太多的貪婪與恐懼、激動與絕望,見證瞭我們每一個進步的腳印,警示瞭我們每一個曾經犯過的錯誤。  歷史就是這樣,不管你重視它還是不重視它,它都這樣安靜的站在那裡。一旦你靠近它,你就會被它身上的魅力所迷倒,更會為它身上閃耀的光芒而贊嘆。就像美國說“重返亞太”是個偽命題一樣,因為它根本就沒有離開過,日本、韓國等遍佈大量的基地就是最好的證明。遺忘也是如此,自從大腦發育完全後,記憶都被我們儲存在瞭大腦某個角落,從來沒有消失過,就看你去不去打開那扇塵封已久的大門。讓我們一起打開記憶中那扇儲藏著投資經歷的大門,看看裡面的寶藏是不是能夠被我們挖掘出來。  在認真審視自己十年交易記錄的過程中,隨著一個個記錄呈現在我面前,看著那些熟悉的股票代碼,仿佛時空穿越,股票代碼背後的各種感受、當時的考量,這些記憶突然間全就冒出來瞭。  1.仔細審視每一個記錄,不難看出我投資理念的一個個裡程碑的變化,一份交易記錄就是一部我建立並完善投資體系的歷史。  2.認真翻看每一個股票,不難看出我的選股思考。從盲目的聽從別人的消息,自己瞎研究,運用K線、技術指標,趨勢分析慢慢過渡到基本面分析,成長性分析,低估值分析。即便過渡到瞭基本面選股,也經歷瞭以偏概全,漏分析關鍵要素,對成長性過於樂觀而忽略的估值等等的失誤。  3.分析買賣的頻率,不難看出我的持股考量和風格的轉變。期間,我經歷瞭一個從頻繁操作,隻追求價差、搏傻到中長期持有,漲跌不驚的過程;也經歷瞭所謂的量化網格操作,反復做T的搬磚行為到投資不為,大智若愚。  4.歷數買賣的空倉與否,不難看出我對企業基本面的信心。以前,我認為空倉是躲避風險的最佳策略,在我的交易記錄中有多次數月的空倉期。慢慢地我明白:閃電下來的時候,你必須在場。在後面的記錄中,無論是否大跌,再也沒有空過倉。  5.分析操作中的大虧,不難看出人性的弱點。雖然前期投資經歷中,分析有諸多不足,但往往都是自己的恐懼,甚至是自己嚇自己,盲目地、不斷地割肉,終成大虧。  6.分析操作中的大賺。不難看出倉位和逆向思維的重要。前期的大賺更多是重倉的結果,基數的放大,在機會或風口來臨時,大賺也不難理解瞭。後期更多的是倉位和逆向思維的綜合效應。當大跌的時候,當眾人都恐懼的時候,當股票都顯示出金子的本色時,重倉出手,比如15年大跌期間。  挖掘交易記錄的寶藏就是要總結失敗和成功的經驗,從理念上、原則上、策略上去檢討,從中找出帶規律性的東西,形成並完善屬於自己的投資體系,這樣才能真正收到效益。把每一次錯誤當成一次大洗禮,在錯誤中反省、提高。總結自己失敗的原因,查找虧損的實際原因,找對自身不足,避免重蹈覆轍,做到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。在總結成功時,要分析自己在執行操作紀律、買賣原則,在發揮能忍善捂精神,在完善操作技巧時,遇到瞭什麼心理變化,又是如何克服人性弱點、錘煉心態,不再被大盤、個股單日漲跌所幹擾等等。  你的寶藏,你去挖掘瞭嗎?  拾荒網精誠出品。

Leave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